(聚贤幼儿园通讯员 周刘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是幼儿成长的基础,家长工作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园于2021年3月22日,在教师午休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有效沟通 助推家园共育”的常规大教研活动。
一、情境再现——引出问题
活动开始,大四班的周老师、潘老师和小三班的邹老师、顾老师进行了情境表演,将班级中出现的家长沟通问题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给全体教师。
二、集中探讨——解决问题
情境表演后,老师们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分享了自己在与家长沟通时的小妙招,在交流中解决了情境中出现的问题。
三、理论学习——提升素养
第三部分,老师们在姜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老师们了解到了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了沟通时的方法。
四、总结反馈——获得收获
活动最后,部分老师分享了自己此次教研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小班组教师代表顾开颜老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于如何与家长之间沟通从而产生良好作用的方式探讨让我有了很大收获。首先,沟通以一个面对面的方式对话是最适合的。以礼待人、微笑与家长沟通,适当的肢体接触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之间产生共情,彼此站在同一个出发点同一个角度,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表达出和孩子家长相同的意愿,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站在一个换位的角度彼此畅谈。以积极、耐心的原则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面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和家长,采用不同的方式沟通。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具有说服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组教师代表何琼洁老师:多赞扬、多肯定孩子的优点,赞同家长好的育儿观念,能拉近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有效建立家长的认同感。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能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沟通,得到家长的共情,继而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家长能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最终达到孩子更好发展的目标,得到共赢。
大班组教师代表潘秋敏老师:本次家园沟通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在现场分享各自班级遇到的难以处理的情况。我和搭班周老师一个扮演老师一个扮演家长,现场演绎了一段有效家园沟通的过程。现场老师们就我们的案例进行点评互动,将整个活动拉入高潮。随后大家就如何与家长沟通展开讨论,大家通过学习,吸取其他老师沟通优点,完善自己沟通的不足之处,并不断进取。
本次教研活动,使得大家对家长工作的意义、任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家长工作的多种方式和途径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为今后家长活动的开展找准了关键点。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