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基于对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识别后的材料运用分析
发布日期:2020-10-29    作者:聚贤幼儿园   点击率:

(聚贤幼儿园通讯员 唐晓云)《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其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是游戏的物质基础。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识别,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投放游戏材料,创设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内容和游戏环境,从而推动游戏进程,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行为。

10月28专题大教研中,姜迎春副园长以“烧烤店游戏”为切入点,带领我们全体教师观察并解读幼儿在游戏中与材料互动的行为,明确游戏中材料提供的要点。从而提高教师识别与推进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

在简单地和老师们一起回忆了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的分类后。老师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观察和识别,老师们边看视频《烧烤店里的故事》,边记录着游戏中幼儿用到的游戏材料和游戏行为……

紧接着,大家围绕姜老师抛出的三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视频分为两个片段,同样的烧烤情节,不一样的材料投放。短短5分钟的视频,老师们却能观察到细微处,从仿真烤串、水杯、一次性盘子、碟子等高结构材料,到塑料积木、吸管、超轻粘土等低结构材料,所有的互动材料老师们都观察到了。通过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老师们又识别出了视频中不同孩子的生活经验、游戏水平等方面能力也不同。

老师们视频中的两个片段,虽然都是“烧烤”,但是两个片段中,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完全不同的;这立刻引发了老师们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思考——也正是姜老师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比较分析:两个录像中不同材料的呈现幼儿的游戏行为有什么不同?

三组老师分别派一位代表发言,老师们发现高结构材料投放过多,则孩子的交往行为多于操作行为;而低结构材料投放过多,则孩子的忙于操作而顾及不到与同伴的交流了。聪慧的老师们在姜老师的提点下,都有了自己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新思路。有的老师提出会将两种材料相融合,比如第一个视频里,给幼儿一些制作烧烤串的行为。有的老师则认为两个视频相比较下,更认同第一个视频里的环境创设,因为比较适合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当然,作为老师除了要会观察,还要知道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什么样的幼儿,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什么样的游戏。因此,姜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幼儿,如何提供游戏的材料呢?

各班组老师分别由一名代表分析和概括了小班、中班、大班分别适合的游戏材料。

小班组邹霞:小班可以多一些真实的、装扮性的材料,如仿真玩具。

中班组胡莹:中班我觉得是高结构和低结构材料相结合。因为中班已经有了一点的替代行为,但不是很多。所以要相结合。

大班组钱敏岚:大班应该说不是提供材料,而是让孩子自己准备材料,比如收集一些低结构材料来丰富孩子游戏的情节,让大班角色游戏更自主。

活动最后,我们姜老师用最专业的专家总结完善了各年龄段应该投放的游戏材料。姜老师告诉在座的老师们——幼儿的游戏离不开环境与材料,作为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玩具)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专业发展问题。首先,应该学会观察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的过程,才能掌握幼儿的认知水平;其次应该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宜地给予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幼儿的游戏过程。

本次教研活动中各个班组代表的收获与感悟:

(小班组)汪贤:我的本次教研体会是1.视频分析,具体清晰。观看简短的角色游戏视频后,老师们观察在游戏中使用的材料、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识别比较幼儿的角色游戏行为等。这次“烧烤店的故事”可以引发教师们在自己班里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提供、行为的识别、如何推荐等问题的思考。2.多样互动,头脑风暴。姜老师与老师间的一问一答、小组讨论中的你一言我一语、集体讨论的全面发言,让我们都能参与其中,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互动中,擦出了激烈的火花。

(中班组)何琼洁:高结构低结构材料对孩子游戏有很大的影响,高结构材料更形象生动,促进幼儿游戏行为和情节发展。低结构材料更激发幼儿的操作行为和替代行为,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整合高低结构材料,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协商材料的提供收集,更适合自己班级的游戏水平。

(大班组)邬天虹:收获1.提供适量、适度的低结构材料。教师在提供低结构材料时要有所选择、有所思量,在投放时要考虑低结构材料的数量、安全性、便捷性等。2.提供能够丰富游戏的连贯性材料。如,在超市提供搓衣板、脸盆、打包盒等材料,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为丰富游戏的情节提供物质保障。3.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及班本游戏发展水平,提供适宜的低结构材料。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