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敏岚
背景:
动物大世界的主题开始了,幼儿对于大部分动物的外形特点都有所了解了,但是有一些相近动作还是会混淆。于是教室里面多了一份动物影子对对碰的个别化,这份材料主要是个大型墙面粘贴版面和30组动物影子图片,其中有明显特征的动物影子,还有相近特征的,目的是让幼儿增强观察力,进而对动物有更多了解,同时在竞争游戏中体验快乐。
实录:
小源和小柠选择了这份材料,两人分别先将影子卡片随意摆放在粘贴板上,待全部粘贴完成后,整个版面上布满了动物的影子,两人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了开始的顺序。小源先开始,她很快就发现了特征明显的大象、猪、长颈鹿等动物;小柠则一直在观察,进度有些缓慢。慢慢地小源的速度减慢了,她把主要特征的动物都找到之后停顿的时间就增多了,但一旁的小柠则在这个时候突然加快了速度,不停地找到卡片,比如老鹰、鸽子、啄木鸟等,甚至有一些方向有小小变化的动物也被她找到了,局势变得不一样了。就这样小柠手里的卡片越来越多,小源的进展却有些缓慢,终于墙面上的图片全部没有了,数一数,小柠以4对卡片的优势超过的小源。
分析:
往往在竞赛游戏中,幼儿的精神高度紧张,专注力增强以后他们的参与度就更加积极,学习也更加有效。在本次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两个女孩子的观察力一开始有明显的差异,一个很快速就进入的状态,开场的速度就非常快;另一个比较慢热,但是这不影响她后面的发挥,因为她非常善于观察细节,在一些相近的动物卡片上,她的速度相对更快一些,最后反而她找的卡片更多,赢得了胜利。
其实在这份材料中,既有特征明显的动物也有不明显的动物,对于能力有差异的孩子来说,这可以作为调和比赛结果的一种手段,使其就算有输赢也不至于相差太多,能够充分照顾幼儿的情绪。但是从认知分类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动物卡片进行一个难易区分,多增添一些容易混淆的为一组进行重点挑战,对于幼儿能够有所提升,否则观察力弱的孩子永远停留在简单的水平,不利于提高。因此后期可以考虑调整这份材料的投放和难易安排。
2017.10